称教学设计

时间:2023-07-12 11:49:31
称教学设计

称教学设计

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,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,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。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称教学设计 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
称教学设计 1

【教材分析】

《称象》是一篇讲读课文,本单元的主题是动脑筋想办法,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七岁的孩子,竟然解决了连官员们都无从下手的难题,学了本文就是想让学生明白遇事要善于观察,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。

【学生分析】

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校园生活,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,而且乐于接受课程标准的将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方式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,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,并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。

【教学目标】

1、认识“称、象”等13个生字,会写“再、象”等6个生字。

2、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。能读好人物对话所表达的意思。会用“一边……一边……”说话。

3、能从曹冲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。

4、愿意主动讲《称象》的故事。

【教学重点、难点】

通过多读,明确曹冲称象的过程。

【教具准备】

多媒体课件、转字盘、录音机。

【教学过程】

第一课时

一、谈话激趣,导入新课

小朋友,你们一定都见过大象吧!象很大,也非常重。 ……此处隐藏27596个字……,同学们再把这段读一遍,试着总结一下每一句的重点内容:

赶象上船沿水画线

赶象下船装石到线

称出石重

加出石重就是象重

五、学习第五段

略。

六、总结全文

1、曹冲才7岁,为什么能想出这种办法?

因为他很聪明,善于动脑筋,善于注意观察事物,注重生活的积累。但最重要的是他能从错误意见中吸取合理的因素。第一位大臣出的主意很不切实际,因为没有人能提起如此重的大秤,但是这不切实际中却包含着一个“切实际”的因素,就是需要有一个能承受的住大象重量的“秤”才能解决问题;第二位大臣的主意更是荒诞无几,谁能把活生生的一头大象拉去宰了?但是它也有不荒谬的地方,就是怎么能把一个完整的大象分开呢,怎么能把它“化整为零”?曹冲正是吸取了这两位大臣错误意见中的合理因素,先设法找到了一个既能承受大象重量,又不用人手去提的大秤──“船”(船相当于秤盘,水相当于“大力士”,船舷上的线相当于秤星、刻度);然后他又想到利用石块代替大象,这样就可以实现“化整为零”,从而准确地计算出大象的重量。

2、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是好,可就是士兵们搬着石头跑上跑下,累得满头大汗,才得出了大象的重量。还有没有更好的称象办法?

提示:什么办法最不费劲,只发布命令就能完成?

可以用“人”来代替“石头”:让士兵们一个一个地走上船,直到船沉到画线的地方,再让士兵下船,然后称称每士兵的重量,最后把他们的重量加起来,就是大象的重量。这是多么与众不同的又切实可行的办法!

七、课后作业

同学们,你们愿意把曹冲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吗?也可以把你的想法和对曹冲的“喜爱”写在日记本上。

《称教学设计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